第64章
如张作霖经略蒙疆,靳一次给张拨款700万元;而给直系仅100万元。然而,张作霖并不满足,尤其当靳签署吴佩孚为两湖巡阅使命命令后,张作霖对靳云鹏大为恼火,必欲搞垮靳内阁而后快。
人以群分,物以类聚。靳阁中之财长周自齐,交长叶恭绰是交通系,都是亲日分子,一上台就与靳云鹏作对,想把他搞下去,扶本系头子梁士诒上台。张作霖也是亲日派,自然成了他们的后台。
徐世昌和靳云鹏本是一对“难兄难弟”,在共同对付皖系时,枪口一致对外。现在,由于直系尤其是吴佩孚不能见容于徐世昌,徐自然倒向奉系一边。加上徐世昌本来与交通系有历史渊源,所以跟交通系沆瀣一气。
既然靳成了徐、张和交通系的攻击目标,靳只好投到直系怀抱,成为壁垒分明的两股势力。他们你拉一伙,我拉一伙,斗得不可开交。靳内阁自从190年8月9日上台来,一天也没停止过明争暗斗,几次出现政潮和危机。191年5月14日,靳云鹏再次组阁,更换人马,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,反而矛盾愈演愈烈,几至水火难容的地步!
就在这时,一直躲在幕后的交通系头子梁士诒出现了。
梁士诒字燕孙,广东三水人。6岁考中二甲15名进士。在他即将飞黄腾达时,有人向慈禧太后进谗:“梁士诒是广东人,是梁启超之弟子:其名末又与康祖诒(康有为号)相同。梁头康尾,其人不可重用。”想不到这牵强附会之言,果然起了作用。其时,慈禧正对变法首领康、梁恨之入骨,故弃梁士诒而不用。后来,邮传部成立,梁士诒在唐绍仪引荐下,方成为该部部员。慈禧死后,梁成为铁路局总办,交通系鼻祖。袁世凯组阁时,任其邮传部副大臣;袁做大总统时,任其为秘书长兼交通银行总理。成为袁炙手可热的人物。
袁世凯称帝时,梁十分卖力,袁死后梁成为祸首受到通辑,逃到日本避难。1918年月段祺瑞撤销通辑,任为交通银行董事,安福系参议院议长。皖系倒台后,他倒向奉张一边,遂派出亲信爪牙频繁游说张作霖。说什么只要扶持梁士诒当国务总理,他保证做到三件事:①多为奉军筹措军费;②联络南方及皖系,共同倒直;③事成之后由张作霖主持北方政局。
张作霖大喜过望。于是,亲自出马杀向北京,与徐世昌密谋策划,发动倒阁,扶梁上台。二人一拍即合,当场拍板。待曹锟听到消息赶赴北京,生来已经做成熟饭……靳云鹏正因内政、外交、财政诸问题,搞得焦头烂额,加之张作霖、徐世昌,交通系三面围攻,招架不住,终于191年1月17日,递交了辞呈……靳云鹏向段祺瑞叙述了政坛风云之后,段祺瑞一时竟无言以慰。他不知道是应该高兴,还是同情。他只好叹道:“唉,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?脱离是非之地,也许不是坏事,看看再说吧。”
靳说:“是的,我累了,该歇歇了。从明天起,我跟老师学习佛事。”
“好,又多了一位佛友。”
反直三角同盟
名贵大衣,帽子挂满衣帽钩,又把门厅里的条凳塞满,但人们还在陆陆续续地到来。人们的兴致似乎并未因寒流到来而稍减;相反,表现出空前的热情。段祺瑞不宽敞的客厅里高朋满座,阳泉大乍把壁炉烧热,把客厅烤暖,又把水壶烧开。滚烫的开水,混合着茉莉花茶的芬芳,一杯杯灌进人们的肚子里,大家还在乐此不疲地重复着同一动作。
段祺瑞像惯常那样,叼着烟斗,坐在沙发转椅上,扳着面孔,不苟言笑,心不在焉地听着人们说话。但人们看得出,他心里很高兴。经过一年多冷落、寂寞之后,几乎原班人马,又集合在他的门下。不管他们出于什么目的,有的甚至昨天还不敢登门,但他们总算没有忘记他。这足以说明他的价值和存在。来人中大部分人,昨天还是通辑犯,梁士诒为讨好皖系,一上台就撤销了对他们的通辑令。于是他们像泛起的沉渣一个个冒出来。
王揖唐颇动感情地说:“去年,我们战败后,徐世昌以‘勾结土匪,希图扰乱’罪发布对本人的通辑令,我当天逃往杭州,托庇于卢子嘉,随后又化装去日本,在日本一住一年多。那种寄人篱下的滋味苦啊!是梁士诒还我自由。我们应该感谢他!”曾毓隽感叹道:“对,是该感谢他。相比之下,靳云鹏就很不够朋友,战后一年多他并没有撤销通辑令。而梁士诒上台6天就把通辑令撤销了。这不能不说是有胆有识之举。”
梁鸿志说:“梁士诒还有长处,他是亲自日的,这点跟我们一致。他一上台就办了三件事:第一,撤销了通辑令,公然任命曹汝霖、陆宗舆二公政府要职;第二,敢于遏制吴佩孚军队粮饷,让他的10万大军因无粮饷接济而面临困境;第三,面见日本公使小幡,同意向日本借款来赎胶济铁路,并同意仍由日方经营。这种举措谁人敢为?只有梁公耳!”
屈映光感慨系之:“英雄啊,英雄,中国有了这样的人,皖系有望矣。”
熊希龄发出叹息:“唉,诸君所言老朽同意,但梁公的急功近利老朽不敢苟同。古人云,欲速则不达。他这样盲目蛮干会坏事的。比如,遏制吴佩孚,那吴岂肯善罢甘休?借日款赎日人侵占的胶济路,转手请日人经营,能不引起天怒人怨?恐怕国人又要遭受战乱之苦喽。”
李思浩反驳道:“熊老所虑似无道理。直奉战争肯定要打,谁也拦不住。据说张作霖已经调兵遣将,决心一战。他之所以敢与吴佩孚抗衡,是自认为已与皖系、交通系、桂系和国民党组成反直同盟。”
屈映光说:“即使如此,张作霖也未必能打赢战争。第一,直皖战后,直系发展很快,不仅军队增加,装备完善,而且地盘越来越大。他成功地打赢鄂川战争、鄂湘战争,建立了以鄂、豫、直、苏、赣为核心的防卫体系。直系发展正处在中兴时期,奉张很难遏制它。第二,奉张所联络的势力大多没有军事实力。国民党虽有一定实力,只可惜内部矛盾重重,很难构成威慑力量;第三,华盛顿九国会议,英美法等西方国家旨在重新占领中国,这股势力很大,日本无法扼制,而西方列强又在全力支持直系。综上所述,奉系很难有所作为啊。”
王揖唐反驳道:“不对不对。直系也有不及奉系的地方。首先,这一年多它东征西讨,战争不断,实力消耗很大,梁士诒又扣了他的经费;而张作霖兵精粮足,精力旺盛,倒皖时又发了一笔横财,实力远在直系之上。其次,奉系有日本人撑腰,有安福系、交通系为后盾。其三,有广东、浙江、奉系的‘三角同盟’,广东可以出兵打江西、福建,浙江的卢永祥、安徽的马联甲可以出兵滋扰直系后方;加上赵倜兄弟对直系不满,总想寻求出路,所以,战争一起他们会成为直系的肘腋之患。所以,我认为能赢得战争者必定奉张。”
傅良佐摇头说:“不尽然。通过直皖、鄂湘战争,吴佩孚有很高的指挥才能。他会设法弥补上述不足的。比如:他可以联络陈炯明牵制孙中山,他可以用福建、江西监视卢永祥,可以让陕西冯玉祥监视赵倜兄弟……总之,直系的力量不可低诂啊。”
大家发言热烈,观点不一。朱深引出新话题,他说:“刚才王议长说到感谢问题,我看最值得感谢者是日本人。我们这些通缉犯,除少数人外,几乎都逃到日本兵营,受其保护。中国政府多次要求引渡,公使团也给日本施加压力,但日本政府就是不松口。后来,又帮助这些人逃出兵营,这是何等的胆魄和义举?我愿高呼一声:中日友好万岁!”
“对,我辈终生不忘日本友人的好处,”“我发誓,只要我有出头之日,一定要报答日本人的大恩大德……”有人提议说:“咱们说得不少了,还是请芝帅发表高见吧。”
大家热烈鼓掌。段祺瑞磕掉烟斗,清清嗓子说:“我先说几句题外话。古人说:‘凡事不密则成害’,‘言易泄者,召祸之媒也’。今天的集会,直系要是知道会怪罪的,还会引起大麻烦。古今成大事者,必须谨言慎行,以曲求伸,尽可能少集会,少议论,少发牢骚。”
沉吟片刻,他接着说:“佛经说,‘自从旷劫受深流,六道轮回处处周’。据我分析,我们的劫数远没结束。奉张向我们暗送秋波不假,可他是什么东西?吃里扒外的小人!过去他跟我们结好,为了自身利益,转眼反目为仇;现在为了对抗直系,又来讨好我们,鬼知道小子安的什么心?”大家纷纷表示同感。他继续说,“我同意大家的分析,直奉战争不可避免。但鹿死谁手还很难说。可话又说回来了,不管谁胜,对我们能有多大好处?只不过附庸而已。只有卧薪尝胆,惨淡经营,稳扎稳打,等待时机,才是上策。急是没有用的。”
听了段祺瑞的话,那些志大才疏的军阀政客,心里不禁凉了半截。
这天上午,段祺瑞吃罢早饭,坐在书房看佛经。段宏业拿着《申报》、《北京时报》、《大公报》等走进来。这些天政局紧张,父子俩对报纸颇感兴趣。段宏业说:“爸爸,今天各大报登出吴佩孚等六省督军的联电,要求徐世昌立刻罢免梁士诒。”
段祺瑞放下佛经,急不可待地说:“是吗?快拿来我看!”段宏业把一份天津《大公报》递给出父亲。段随口念道:“……请大总统乾纲独断,立罢梁士诒以谢天下。。苟以佩孚等为无状,即请解佩孚等人之职以谢梁士诒。倘贤奸不辩,忠佞难分,惟有与内阁断绝关系,遇事直接无首……”
梁士诒上台不久,一向争强好胜的吴佩孚,就对梁士诒发难了。这小子何其精明?简直是审时度势的大师,推波助阔的能手。他选取了一个民众最敏感,最热点的问题——媚外卖国作为突破口。梁士诒答应,借日本的款,赎胶济铁路,仍由日本人经营,中国人徒增几千万元国债,什么也得不到;而这时国人正寄希望于华盛顿会议,要求堂堂正正收回日本侵占的铁路,而不是花钱“赎回”。梁士诒的倒行逆施,大大刺激了中国人,各地学生,民众纷纷游行示威,抗议请愿,要求梁士诒下台。吴佩孚正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,猛攻梁士诒。他宣称“梁士诒投机而起,突窃阁揆……不问利害,不顾舆情,竟允日使要求,借口赎路……牺牲国脉,断送路权,何厚于外人,何仇于祖国……去害除奸,义无反顾。”
这之后,他不给梁以喘息之机,连珠炮般发出庚(8日)、佳(9日)、蒸(10日)、文(1日)各电,一次比一次措词激烈,一次比一次火药味十足。最后竟把“梁士诒之谋主”,“全国之公敌”张作霖揭出来,并提出“佩孚为民请命,敢效前驱……”
段祺瑞以感叹的口吻说:“啊,山雨欲来风满楼。看来直奉战争为期不远了。”段宏业问:“张作霖悄无声息,梁士诒逆来顺受,是何用意?”“梁士诒是保不住了,奉张的还击是意料中事。”“您在前天集会上,对张作霖颇有微词,是真心话吗?”“我是故意说给他们听的。张作霖来人来函跟我结好,权衡利弊,只有使然。相比之下,奉系总比直系好,我们只有与他合作才有出路。”“那孙中山呢?”“道不同,不相与谋。我当然不赞成孙中山的主张。但是,现在当务之是联合起来,打倒直系。以后的事以后说,这叫权宜之计吧。”
“嘀铃……”电话铃响了,段宏业接电话,少顷,他说:“舅舅打来的,说东北有人来了,说有要事见您。”“让他领来。”
大约0分钟后,吴光新把一位穿皮衣戴皮帽,一身阔商巨贾打扮,50岁开外的小老头领进来。一见老段毕恭毕敬深鞠一躬,态度谦诚而热烈。他说叫李梦庚,直隶省人,久仰芝帅英明,今日一见实乃三生造化,云云。谈话既得体又精当,没有媚俗之态和逢场作戏之感,一看便知是位精明干练,善于应酬的人,段的自尊心得到部分满足。
双方寒暄过后,李梦庚说:“过去奉皖之间发生过不愉快事情,雨师每感愧疚,他命在下向芝帅深表歉意。他愿意以精诚合作来弥补过去过失。”
段祺瑞大度地说:“过去的事不要再提了,让我们共同开拓未来吧。你告诉雨帅,我段祺瑞是不会背叛朋友的。”
李梦庚说:“芝帅一诺千金,一向为人称道,在下定当转达。还有一点他让我特别转告芝帅:战前在北京时承蒙芝帅几次相救,制止徐某的蠢行,对此,他终生难忘。这也是今天能够精诚合作的基础。在下先来拜访芝帅,聆听时局意见,就商合作事宜。然后取道香港去桂林,面谒中山先生。与孙先生讨论联合出兵讨直事宜。其间还要拜访廖仲恺、汪精卫、蒋介石、戴季陶诸位将领,以便巩固孙、皖、奉反直‘三角同盟’”。
段祺瑞问:“中山先生对‘三角同盟’抱何态度?”李梦庚说:“去年1月底,在下曾南下广州,与寥、汪、蒋诸公广为交谈联合讨直意见,未能达成共识。中山先生得知后,特意给廖、汪等发来电报,要他们代他与我切商合作事宜,他指示:‘自来战略因于政略,吾人政略既同,斯为南北一致,以定中国其庶几也。’看来中山先生是比较开明的。在下此次南下,即是就商具体的出兵事宜。”
当时孙中山周围的许多人,反对与段祺瑞合作。认为他曾推行媚日卖国,穷兵黩武政策,在国人中声名狼藉。但他却认为,段祺瑞反袁称帝,不失为爱国军人,可以和他联合,如果他跟我们革命到底更好,否则等我们有力量时再解决他。由此可见,中山先生是主张分化敌人,尽可能争取更多的同盟者,集中力量打击最主要敌人。这一策略思想无疑是正确的……为避免刺激段祺瑞的自尊心,李梦庚没有把实情告诉他。
听了李梦庚的介绍,段祺瑞喜出望外,好像迷航人见到航标灯。他清楚地知道,凭借自己的残余势力是干不成任何事的;只有借重孙、奉之力,才能有所作为。于是,他兴致勃勃地说:“好吧,你告诉雨帅,我坚决响应他的号召,全力与之配合。请说说他的具体设想。”
李梦庚走到地图前拿起教鞭指划着说:“奉系势力集中在黑、吉、奉、察、热、绥六省区以及直隶东北部;直系势力范围在直、鲁、豫、陕、苏、皖、鄂、赣七省;皖系集中在浙江、福建两省,广东为中山先生的领地。直系力量虽大,但他地处中原,难以摆脱四面夹击之苦。而我们则无此后顾之忧。雨帅的战略是,一旦战争打起来,奉军从北面出兵冀鲁豫;中山先生从南面直捣鄂赣;卢永祥,李厚基分别出兵浙闽,直捣苏、皖。与此同时,地处陕南的吴新田,自堂兄的旧部卢金山以及陕西陈树藩、刘镇华,可以从四面八方打击直系;此外,雨帅已派密使与安徽督军张文生、河南督军赵倜达或密约,战争一旦打响,他们可为后援。如此一来,直系即使有三头六臂,也难逃灭顶之灾!”
真是一幅绝美的蓝图!他的心里踏实多了,既高兴,又激动。但在外人面前,他从不把喜怒哀乐溢于言表。于是,平静地说:“从战略看是可行的,但不知具体战术如何部署?”
李梦庚回到自己座位上说:“在实力上,奉军准备出兵1万。由张作霖、孙烈臣任正副总司令。总司令部设在关内。大军拟分两路,每路分三个梯队。东路沿京奉,津浦路南进,第一梯队为张作霖的7师,第二梯队为张学良的暂编第旅,第三梯队为李景林的第7师。西路以京汉路为攻击线,第一梯队为张景惠的第1师,第二梯队为邹芬的第16师,第三梯队为郑殿升的第5混或旅。中路是总司令部,拥兵5个补充旅和9个混成旅,由张作霖相和张烈臣具体指挥。军粮城为后路粮台。武器方面,奉军集中大炮150多门,轻重机枪00多挺,侦察机,轰炸机多架。”
李梦庚因考虑到段祺瑞的后顾之忧,所以才详细介绍奉军的军事实力和战斗部署,以便给他打气诱他就范。果然,段祺瑞心里增加几分把握。他问:“直系实力如何?”
李梦庚说:“根据直系现有实力,估计他顶多投入10万兵力,计6个师11个旅。而且有三分之一系陕军,他们无法调到前线打硬仗,只能巩固后方,监视二赵。这样一来,直接参战的军队比奉军少一半;重武器和药弹远比奉军少。吴佩孚只能东拼西凑100门大炮,100挺机枪。还有一点直不及奉:我们有日本人背后撑腰。”
久不发言的吴光新提出异议:“表面看是这样,但有三点不知估计到没有?一,吴军装备虽差,但久径战事,军事素质比奉军好;二,有西方国家监视,日本人未必敢公开支持奉张;三,陈炯明经常跟孙中山唱反调,到时候中山先生能否打响。”
厉害!吴光新所提的正是张作霖所担心的问题。不过张作霖利令智昏,决心要一决雌雄,难免以偏概全,看有利因素多,不利因素少。李梦庚只好搪塞道“自堂兄请放心,这三个因素雨帅早在预料之中,已经妥为解决。退一步说,即使以上条件难遂人愿,凭借奉系实力,完全有能力打赢这场战争。”
段祺瑞似乎主意已定,问:“说吧,雨亭兄要我做什么?”
李梦庚见段祺瑞完全就范,高兴地说:“雨帅说,能够与芝帅再度携手已是幸事,只求借重芝帅之威望,号召部众真诚配合就足够了。芝帅便可足不出户坐享胜利果实。”
段祺瑞欣然一笑,捋髭问道:“什么果实?”李梦庚开出交换条件:“第一,所有解除通辑的皖系诸将,均可被聘为奉天顾问,量才使用,给以实权。第二,胜利之后推举中山先生为大总统,阁下为总理,或者阁下为总统,中山先生为总理。第三,根据贡献大小,论功行赏;并可部分恢复直皖战前皖系所占地盘儿。”
条件真够优厚,致使段祺瑞野心勃勃,欲火中烧。他高兴地说:“好,我也告诉你三点:一,我已派徐树铮去广州,桂林拜谒孙中山,具体接洽结盟事宜,他已来电说一切顺利;二,我将派周善培与你同行,听你指挥;三,我要分别号召部将,配合倒直行动。至于胜利后条件都好商量。”
“好!”李梦庚高兴地立起,作揖致谢道,“在下为芝老深明大义一拜!”
“自堂啊,”段祺瑞对吴光新说,“快吩咐下人置备酒席,我要给李先生接风洗尘。。顺便把周善培叫来,与先生认识。”
吃饭的时候,李梦庚说:“人说芝帅为官清廉,不尚财富。今日一见,果然名不虚传。雨帅常提起一件事:有一年他派副官给芝帅送去一车江鱼、黄羊之类,芝帅斟酌再三,只留下两条江鱼。雨帅以为瞧不起他,后来一打听,芝帅谁的礼也不收。对芝帅佩服得五体投地!”
“财物乃身外之物,生不俱来,死不带走,够吃够用足矣。”“雨帅命我捎来100万元支票,作为芝帅活动经费,务请收下。”(未完待续) 展开全部内容
人以群分,物以类聚。靳阁中之财长周自齐,交长叶恭绰是交通系,都是亲日分子,一上台就与靳云鹏作对,想把他搞下去,扶本系头子梁士诒上台。张作霖也是亲日派,自然成了他们的后台。
徐世昌和靳云鹏本是一对“难兄难弟”,在共同对付皖系时,枪口一致对外。现在,由于直系尤其是吴佩孚不能见容于徐世昌,徐自然倒向奉系一边。加上徐世昌本来与交通系有历史渊源,所以跟交通系沆瀣一气。
既然靳成了徐、张和交通系的攻击目标,靳只好投到直系怀抱,成为壁垒分明的两股势力。他们你拉一伙,我拉一伙,斗得不可开交。靳内阁自从190年8月9日上台来,一天也没停止过明争暗斗,几次出现政潮和危机。191年5月14日,靳云鹏再次组阁,更换人马,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,反而矛盾愈演愈烈,几至水火难容的地步!
就在这时,一直躲在幕后的交通系头子梁士诒出现了。
梁士诒字燕孙,广东三水人。6岁考中二甲15名进士。在他即将飞黄腾达时,有人向慈禧太后进谗:“梁士诒是广东人,是梁启超之弟子:其名末又与康祖诒(康有为号)相同。梁头康尾,其人不可重用。”想不到这牵强附会之言,果然起了作用。其时,慈禧正对变法首领康、梁恨之入骨,故弃梁士诒而不用。后来,邮传部成立,梁士诒在唐绍仪引荐下,方成为该部部员。慈禧死后,梁成为铁路局总办,交通系鼻祖。袁世凯组阁时,任其邮传部副大臣;袁做大总统时,任其为秘书长兼交通银行总理。成为袁炙手可热的人物。
袁世凯称帝时,梁十分卖力,袁死后梁成为祸首受到通辑,逃到日本避难。1918年月段祺瑞撤销通辑,任为交通银行董事,安福系参议院议长。皖系倒台后,他倒向奉张一边,遂派出亲信爪牙频繁游说张作霖。说什么只要扶持梁士诒当国务总理,他保证做到三件事:①多为奉军筹措军费;②联络南方及皖系,共同倒直;③事成之后由张作霖主持北方政局。
张作霖大喜过望。于是,亲自出马杀向北京,与徐世昌密谋策划,发动倒阁,扶梁上台。二人一拍即合,当场拍板。待曹锟听到消息赶赴北京,生来已经做成熟饭……靳云鹏正因内政、外交、财政诸问题,搞得焦头烂额,加之张作霖、徐世昌,交通系三面围攻,招架不住,终于191年1月17日,递交了辞呈……靳云鹏向段祺瑞叙述了政坛风云之后,段祺瑞一时竟无言以慰。他不知道是应该高兴,还是同情。他只好叹道:“唉,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?脱离是非之地,也许不是坏事,看看再说吧。”
靳说:“是的,我累了,该歇歇了。从明天起,我跟老师学习佛事。”
“好,又多了一位佛友。”
反直三角同盟
名贵大衣,帽子挂满衣帽钩,又把门厅里的条凳塞满,但人们还在陆陆续续地到来。人们的兴致似乎并未因寒流到来而稍减;相反,表现出空前的热情。段祺瑞不宽敞的客厅里高朋满座,阳泉大乍把壁炉烧热,把客厅烤暖,又把水壶烧开。滚烫的开水,混合着茉莉花茶的芬芳,一杯杯灌进人们的肚子里,大家还在乐此不疲地重复着同一动作。
段祺瑞像惯常那样,叼着烟斗,坐在沙发转椅上,扳着面孔,不苟言笑,心不在焉地听着人们说话。但人们看得出,他心里很高兴。经过一年多冷落、寂寞之后,几乎原班人马,又集合在他的门下。不管他们出于什么目的,有的甚至昨天还不敢登门,但他们总算没有忘记他。这足以说明他的价值和存在。来人中大部分人,昨天还是通辑犯,梁士诒为讨好皖系,一上台就撤销了对他们的通辑令。于是他们像泛起的沉渣一个个冒出来。
王揖唐颇动感情地说:“去年,我们战败后,徐世昌以‘勾结土匪,希图扰乱’罪发布对本人的通辑令,我当天逃往杭州,托庇于卢子嘉,随后又化装去日本,在日本一住一年多。那种寄人篱下的滋味苦啊!是梁士诒还我自由。我们应该感谢他!”曾毓隽感叹道:“对,是该感谢他。相比之下,靳云鹏就很不够朋友,战后一年多他并没有撤销通辑令。而梁士诒上台6天就把通辑令撤销了。这不能不说是有胆有识之举。”
梁鸿志说:“梁士诒还有长处,他是亲自日的,这点跟我们一致。他一上台就办了三件事:第一,撤销了通辑令,公然任命曹汝霖、陆宗舆二公政府要职;第二,敢于遏制吴佩孚军队粮饷,让他的10万大军因无粮饷接济而面临困境;第三,面见日本公使小幡,同意向日本借款来赎胶济铁路,并同意仍由日方经营。这种举措谁人敢为?只有梁公耳!”
屈映光感慨系之:“英雄啊,英雄,中国有了这样的人,皖系有望矣。”
熊希龄发出叹息:“唉,诸君所言老朽同意,但梁公的急功近利老朽不敢苟同。古人云,欲速则不达。他这样盲目蛮干会坏事的。比如,遏制吴佩孚,那吴岂肯善罢甘休?借日款赎日人侵占的胶济路,转手请日人经营,能不引起天怒人怨?恐怕国人又要遭受战乱之苦喽。”
李思浩反驳道:“熊老所虑似无道理。直奉战争肯定要打,谁也拦不住。据说张作霖已经调兵遣将,决心一战。他之所以敢与吴佩孚抗衡,是自认为已与皖系、交通系、桂系和国民党组成反直同盟。”
屈映光说:“即使如此,张作霖也未必能打赢战争。第一,直皖战后,直系发展很快,不仅军队增加,装备完善,而且地盘越来越大。他成功地打赢鄂川战争、鄂湘战争,建立了以鄂、豫、直、苏、赣为核心的防卫体系。直系发展正处在中兴时期,奉张很难遏制它。第二,奉张所联络的势力大多没有军事实力。国民党虽有一定实力,只可惜内部矛盾重重,很难构成威慑力量;第三,华盛顿九国会议,英美法等西方国家旨在重新占领中国,这股势力很大,日本无法扼制,而西方列强又在全力支持直系。综上所述,奉系很难有所作为啊。”
王揖唐反驳道:“不对不对。直系也有不及奉系的地方。首先,这一年多它东征西讨,战争不断,实力消耗很大,梁士诒又扣了他的经费;而张作霖兵精粮足,精力旺盛,倒皖时又发了一笔横财,实力远在直系之上。其次,奉系有日本人撑腰,有安福系、交通系为后盾。其三,有广东、浙江、奉系的‘三角同盟’,广东可以出兵打江西、福建,浙江的卢永祥、安徽的马联甲可以出兵滋扰直系后方;加上赵倜兄弟对直系不满,总想寻求出路,所以,战争一起他们会成为直系的肘腋之患。所以,我认为能赢得战争者必定奉张。”
傅良佐摇头说:“不尽然。通过直皖、鄂湘战争,吴佩孚有很高的指挥才能。他会设法弥补上述不足的。比如:他可以联络陈炯明牵制孙中山,他可以用福建、江西监视卢永祥,可以让陕西冯玉祥监视赵倜兄弟……总之,直系的力量不可低诂啊。”
大家发言热烈,观点不一。朱深引出新话题,他说:“刚才王议长说到感谢问题,我看最值得感谢者是日本人。我们这些通缉犯,除少数人外,几乎都逃到日本兵营,受其保护。中国政府多次要求引渡,公使团也给日本施加压力,但日本政府就是不松口。后来,又帮助这些人逃出兵营,这是何等的胆魄和义举?我愿高呼一声:中日友好万岁!”
“对,我辈终生不忘日本友人的好处,”“我发誓,只要我有出头之日,一定要报答日本人的大恩大德……”有人提议说:“咱们说得不少了,还是请芝帅发表高见吧。”
大家热烈鼓掌。段祺瑞磕掉烟斗,清清嗓子说:“我先说几句题外话。古人说:‘凡事不密则成害’,‘言易泄者,召祸之媒也’。今天的集会,直系要是知道会怪罪的,还会引起大麻烦。古今成大事者,必须谨言慎行,以曲求伸,尽可能少集会,少议论,少发牢骚。”
沉吟片刻,他接着说:“佛经说,‘自从旷劫受深流,六道轮回处处周’。据我分析,我们的劫数远没结束。奉张向我们暗送秋波不假,可他是什么东西?吃里扒外的小人!过去他跟我们结好,为了自身利益,转眼反目为仇;现在为了对抗直系,又来讨好我们,鬼知道小子安的什么心?”大家纷纷表示同感。他继续说,“我同意大家的分析,直奉战争不可避免。但鹿死谁手还很难说。可话又说回来了,不管谁胜,对我们能有多大好处?只不过附庸而已。只有卧薪尝胆,惨淡经营,稳扎稳打,等待时机,才是上策。急是没有用的。”
听了段祺瑞的话,那些志大才疏的军阀政客,心里不禁凉了半截。
这天上午,段祺瑞吃罢早饭,坐在书房看佛经。段宏业拿着《申报》、《北京时报》、《大公报》等走进来。这些天政局紧张,父子俩对报纸颇感兴趣。段宏业说:“爸爸,今天各大报登出吴佩孚等六省督军的联电,要求徐世昌立刻罢免梁士诒。”
段祺瑞放下佛经,急不可待地说:“是吗?快拿来我看!”段宏业把一份天津《大公报》递给出父亲。段随口念道:“……请大总统乾纲独断,立罢梁士诒以谢天下。。苟以佩孚等为无状,即请解佩孚等人之职以谢梁士诒。倘贤奸不辩,忠佞难分,惟有与内阁断绝关系,遇事直接无首……”
梁士诒上台不久,一向争强好胜的吴佩孚,就对梁士诒发难了。这小子何其精明?简直是审时度势的大师,推波助阔的能手。他选取了一个民众最敏感,最热点的问题——媚外卖国作为突破口。梁士诒答应,借日本的款,赎胶济铁路,仍由日本人经营,中国人徒增几千万元国债,什么也得不到;而这时国人正寄希望于华盛顿会议,要求堂堂正正收回日本侵占的铁路,而不是花钱“赎回”。梁士诒的倒行逆施,大大刺激了中国人,各地学生,民众纷纷游行示威,抗议请愿,要求梁士诒下台。吴佩孚正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,猛攻梁士诒。他宣称“梁士诒投机而起,突窃阁揆……不问利害,不顾舆情,竟允日使要求,借口赎路……牺牲国脉,断送路权,何厚于外人,何仇于祖国……去害除奸,义无反顾。”
这之后,他不给梁以喘息之机,连珠炮般发出庚(8日)、佳(9日)、蒸(10日)、文(1日)各电,一次比一次措词激烈,一次比一次火药味十足。最后竟把“梁士诒之谋主”,“全国之公敌”张作霖揭出来,并提出“佩孚为民请命,敢效前驱……”
段祺瑞以感叹的口吻说:“啊,山雨欲来风满楼。看来直奉战争为期不远了。”段宏业问:“张作霖悄无声息,梁士诒逆来顺受,是何用意?”“梁士诒是保不住了,奉张的还击是意料中事。”“您在前天集会上,对张作霖颇有微词,是真心话吗?”“我是故意说给他们听的。张作霖来人来函跟我结好,权衡利弊,只有使然。相比之下,奉系总比直系好,我们只有与他合作才有出路。”“那孙中山呢?”“道不同,不相与谋。我当然不赞成孙中山的主张。但是,现在当务之是联合起来,打倒直系。以后的事以后说,这叫权宜之计吧。”
“嘀铃……”电话铃响了,段宏业接电话,少顷,他说:“舅舅打来的,说东北有人来了,说有要事见您。”“让他领来。”
大约0分钟后,吴光新把一位穿皮衣戴皮帽,一身阔商巨贾打扮,50岁开外的小老头领进来。一见老段毕恭毕敬深鞠一躬,态度谦诚而热烈。他说叫李梦庚,直隶省人,久仰芝帅英明,今日一见实乃三生造化,云云。谈话既得体又精当,没有媚俗之态和逢场作戏之感,一看便知是位精明干练,善于应酬的人,段的自尊心得到部分满足。
双方寒暄过后,李梦庚说:“过去奉皖之间发生过不愉快事情,雨师每感愧疚,他命在下向芝帅深表歉意。他愿意以精诚合作来弥补过去过失。”
段祺瑞大度地说:“过去的事不要再提了,让我们共同开拓未来吧。你告诉雨帅,我段祺瑞是不会背叛朋友的。”
李梦庚说:“芝帅一诺千金,一向为人称道,在下定当转达。还有一点他让我特别转告芝帅:战前在北京时承蒙芝帅几次相救,制止徐某的蠢行,对此,他终生难忘。这也是今天能够精诚合作的基础。在下先来拜访芝帅,聆听时局意见,就商合作事宜。然后取道香港去桂林,面谒中山先生。与孙先生讨论联合出兵讨直事宜。其间还要拜访廖仲恺、汪精卫、蒋介石、戴季陶诸位将领,以便巩固孙、皖、奉反直‘三角同盟’”。
段祺瑞问:“中山先生对‘三角同盟’抱何态度?”李梦庚说:“去年1月底,在下曾南下广州,与寥、汪、蒋诸公广为交谈联合讨直意见,未能达成共识。中山先生得知后,特意给廖、汪等发来电报,要他们代他与我切商合作事宜,他指示:‘自来战略因于政略,吾人政略既同,斯为南北一致,以定中国其庶几也。’看来中山先生是比较开明的。在下此次南下,即是就商具体的出兵事宜。”
当时孙中山周围的许多人,反对与段祺瑞合作。认为他曾推行媚日卖国,穷兵黩武政策,在国人中声名狼藉。但他却认为,段祺瑞反袁称帝,不失为爱国军人,可以和他联合,如果他跟我们革命到底更好,否则等我们有力量时再解决他。由此可见,中山先生是主张分化敌人,尽可能争取更多的同盟者,集中力量打击最主要敌人。这一策略思想无疑是正确的……为避免刺激段祺瑞的自尊心,李梦庚没有把实情告诉他。
听了李梦庚的介绍,段祺瑞喜出望外,好像迷航人见到航标灯。他清楚地知道,凭借自己的残余势力是干不成任何事的;只有借重孙、奉之力,才能有所作为。于是,他兴致勃勃地说:“好吧,你告诉雨帅,我坚决响应他的号召,全力与之配合。请说说他的具体设想。”
李梦庚走到地图前拿起教鞭指划着说:“奉系势力集中在黑、吉、奉、察、热、绥六省区以及直隶东北部;直系势力范围在直、鲁、豫、陕、苏、皖、鄂、赣七省;皖系集中在浙江、福建两省,广东为中山先生的领地。直系力量虽大,但他地处中原,难以摆脱四面夹击之苦。而我们则无此后顾之忧。雨帅的战略是,一旦战争打起来,奉军从北面出兵冀鲁豫;中山先生从南面直捣鄂赣;卢永祥,李厚基分别出兵浙闽,直捣苏、皖。与此同时,地处陕南的吴新田,自堂兄的旧部卢金山以及陕西陈树藩、刘镇华,可以从四面八方打击直系;此外,雨帅已派密使与安徽督军张文生、河南督军赵倜达或密约,战争一旦打响,他们可为后援。如此一来,直系即使有三头六臂,也难逃灭顶之灾!”
真是一幅绝美的蓝图!他的心里踏实多了,既高兴,又激动。但在外人面前,他从不把喜怒哀乐溢于言表。于是,平静地说:“从战略看是可行的,但不知具体战术如何部署?”
李梦庚回到自己座位上说:“在实力上,奉军准备出兵1万。由张作霖、孙烈臣任正副总司令。总司令部设在关内。大军拟分两路,每路分三个梯队。东路沿京奉,津浦路南进,第一梯队为张作霖的7师,第二梯队为张学良的暂编第旅,第三梯队为李景林的第7师。西路以京汉路为攻击线,第一梯队为张景惠的第1师,第二梯队为邹芬的第16师,第三梯队为郑殿升的第5混或旅。中路是总司令部,拥兵5个补充旅和9个混成旅,由张作霖相和张烈臣具体指挥。军粮城为后路粮台。武器方面,奉军集中大炮150多门,轻重机枪00多挺,侦察机,轰炸机多架。”
李梦庚因考虑到段祺瑞的后顾之忧,所以才详细介绍奉军的军事实力和战斗部署,以便给他打气诱他就范。果然,段祺瑞心里增加几分把握。他问:“直系实力如何?”
李梦庚说:“根据直系现有实力,估计他顶多投入10万兵力,计6个师11个旅。而且有三分之一系陕军,他们无法调到前线打硬仗,只能巩固后方,监视二赵。这样一来,直接参战的军队比奉军少一半;重武器和药弹远比奉军少。吴佩孚只能东拼西凑100门大炮,100挺机枪。还有一点直不及奉:我们有日本人背后撑腰。”
久不发言的吴光新提出异议:“表面看是这样,但有三点不知估计到没有?一,吴军装备虽差,但久径战事,军事素质比奉军好;二,有西方国家监视,日本人未必敢公开支持奉张;三,陈炯明经常跟孙中山唱反调,到时候中山先生能否打响。”
厉害!吴光新所提的正是张作霖所担心的问题。不过张作霖利令智昏,决心要一决雌雄,难免以偏概全,看有利因素多,不利因素少。李梦庚只好搪塞道“自堂兄请放心,这三个因素雨帅早在预料之中,已经妥为解决。退一步说,即使以上条件难遂人愿,凭借奉系实力,完全有能力打赢这场战争。”
段祺瑞似乎主意已定,问:“说吧,雨亭兄要我做什么?”
李梦庚见段祺瑞完全就范,高兴地说:“雨帅说,能够与芝帅再度携手已是幸事,只求借重芝帅之威望,号召部众真诚配合就足够了。芝帅便可足不出户坐享胜利果实。”
段祺瑞欣然一笑,捋髭问道:“什么果实?”李梦庚开出交换条件:“第一,所有解除通辑的皖系诸将,均可被聘为奉天顾问,量才使用,给以实权。第二,胜利之后推举中山先生为大总统,阁下为总理,或者阁下为总统,中山先生为总理。第三,根据贡献大小,论功行赏;并可部分恢复直皖战前皖系所占地盘儿。”
条件真够优厚,致使段祺瑞野心勃勃,欲火中烧。他高兴地说:“好,我也告诉你三点:一,我已派徐树铮去广州,桂林拜谒孙中山,具体接洽结盟事宜,他已来电说一切顺利;二,我将派周善培与你同行,听你指挥;三,我要分别号召部将,配合倒直行动。至于胜利后条件都好商量。”
“好!”李梦庚高兴地立起,作揖致谢道,“在下为芝老深明大义一拜!”
“自堂啊,”段祺瑞对吴光新说,“快吩咐下人置备酒席,我要给李先生接风洗尘。。顺便把周善培叫来,与先生认识。”
吃饭的时候,李梦庚说:“人说芝帅为官清廉,不尚财富。今日一见,果然名不虚传。雨帅常提起一件事:有一年他派副官给芝帅送去一车江鱼、黄羊之类,芝帅斟酌再三,只留下两条江鱼。雨帅以为瞧不起他,后来一打听,芝帅谁的礼也不收。对芝帅佩服得五体投地!”
“财物乃身外之物,生不俱来,死不带走,够吃够用足矣。”“雨帅命我捎来100万元支票,作为芝帅活动经费,务请收下。”(未完待续) 展开全部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