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孽障成龙王(第49回)
李小顽牵着姜英进入洞房后,李小顽用揭竿揭开姜英顶帕,发现师姐长得比以往漂亮十倍。姜英一反常态,开口道:“夫君。”

李小顽心头一热,她终于不再叫我小顽童了,这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,哈,我将开始新的生活。想到此心潮澎湃,热血沸腾。

李小顽还是心口不符地说:“师姐,还是叫我小顽童吧,我觉得好听。”

姜英道:“哼,那多不好意思,夫君,我既是你的人了,还那么没规没据的吗?”

李小顽想,师姐真是成熟了许多,我还以为还是原来那样辣,我虽然爱她,但我更畏她。“那我可以叫你娘子吗?”

“瞧你说的,我本来就是你的娘子吗?”姜英说着,坐在床边,一头栽在李小顽身上,向李小顽嫣然一笑……

“不好了,大寨主升天了!”外面传来一个声音。

李小顽与姜英脱下婚服,穿上孝服,赶快来到姜雄病房,见姜雄双眼紧闭,面目慈祥,有四个护卫在穿丧衣,*办后事。李小顽、姜英赶快跪下,痛哭流涕。

再说,杜长寿带兵上山攻打大垭寨之际,山下没有留一人,吴刚和两位勇士的遗体倒在血泊之中,鲜血直流,血气惊动了红土地庙的土地公公,那土地公公在当地相当灵验,凡是来许愿的人都说,天底下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好听的神了。

这土地公公在200多年以前曾是大垭寨的寨主,名叫吴义,在抵抗外族即蒙古族入侵大垭寨的战斗中壮烈牺牲,酆都大帝念及他生前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好事,就封他为大垭山土地神,他做土地神时,立志继续为人民做好事,凡是被他救治好了的病人,都来为他挂红,因此红土地这一名称广泛流传在民间。

红土地神见大垭寨首领孙刚暴尸于野,于是用手一指,地开了一个裂缝,孙刚和两名勇士被置入裂缝之中,他又用手一指,这裂缝自然闭合,地上虽有血迹,可不见了遗体踪影。

杜长寿从大垭口败下来,才想到孙刚和义军勇士的遗体,他想不如将这三个贼首的头割下来,悬挂在大垭口示众,用以震慑敌寇。

他带领四名护卫前来割取头颅,走来一看,只有血迹,不见遗体踪影,他自言自语道:“难道是附近刁民,将贼首的尸体偷走了不成。”

杜长寿下令官兵驻扎下来,等待北面攻山得手后,继续攻山。

杜长寿坐在中军帐篷中,正在阅读《论语》,他想从《论语》中悟出一些攻山的道理来,正值农历五月间,晚上凉风习习,不时有几个夜蚊嗡嗡直叫,几个萤火虫在空中飞闪着荧光,杜长寿身边随身护卫点燃藏香,一股股香味可以把蚊子赶走一些,但仍有少数蚊子在飞舞,护卫用扇子不断地拍打蚊子。一个护卫突然一扇拍到一个人肩膀上,忙问:“谁。”

杜长寿一惊,一看是一个道人,正在从地上爬起来,问道:“何方妖道,胆敢来此作祟。”

一个满脸虬须须,中等身材的道人站起来道:“贫道是县太爷的客人,不高兴我这个不速之客吗?我走了。”说着就要向外面走去。

杜长寿听说是自己的客人,知道他来没有恶意,于是满脸堆笑说:“哪里哪里,孔圣说:‘有朋至远方来,不亦乐乎?’本县令向来以礼待人客,来,来,坐,坐。”

虬须道人坐下说:“贫道路过此地,见此地战火纷飞,不知县太爷为何要使生灵涂炭?”

杜长寿道:“道长有所不知,这大垭寨贼寇,抢劫大户人家财产,扰乱社会治安,所以派兵攻打,可是这大垭寨易守难攻,山上区区100多匪徒兵,我用400多名官兵都攻打不下来。”

虬须道人说:“难道你们就没有会道术道法的能人吗?”

杜长寿道:“有火龙道人和水龙道人,可是水龙道人已被山上贼寇擒住,火龙道人攻山时误中机关,身受重伤,我派人送他回去了。”

虬须道人说:“我看这两个道人虽是修了道术,可窝囊废一个。”

杜长寿道:“想必道长有破敌良策。”

虬须道人道:‘县太爷若不嫌弃,待贫道明天一显身手,如何?”

杜长寿道:“那就有劳道长了,你只要拔刀相助,我就有重赏。”

第二天,虬须道人走在前面,杜长寿带领200多名官兵在后,由大垭坡羊肠小路而上,走拢大垭口,虬须道人对杜长寿说:“县太爷将队伍停在此处,等我破了强弩机关,你再带人一齐攻上来。”

杜长寿将队伍停下,虬须道人临空一跃,飞至大垭口碉堡外,刚一落地,就踏住铺木板的路面,地板下机关启动,从石墙壁小洞口突然射出数十支弩箭,那虬须道人头一摇,显出笆斗大一巨蟒头,张开大口,一摇晃,那数十支弩箭全部射入口中,那巨蟒头“呀啪”一声,数十支弩箭全部图出来,掉在山崖之下,杜长寿见虬须道人得手,率领官兵一齐攻上山拉来。

吴志、姜云见虬须道人显出巨蟒头,知道这妖道厉害,命令碉堡内义军士兵用弓弩对准妖道乱射,可那妖道毫无畏惧,除了用口咬住无数支箭外,还生出六只手乱舞,抓住飞来的箭,甩了出去。

不一会,碉堡的箭射完,虬须道人大喝一声道:“县太爷,快攻上山呀!敌人的箭射完了。”

这时杜长寿的官兵已经冲上寨子坡山崖,虬须道人跃到石门内,顺手打开石门,200多官兵蜂拥而入。

这时,吴志、姜云只好带领义军出碉堡抵抗,他们个个以一当四,与官兵进行血战。

官兵越战越勇,以多胜少,吴志、姜云带领的义军已有20余名伤亡,吴志大喝一声:“撤。”率领义军且战且退。

由于义军经过严格训练,他们善于奔跑,道路熟悉,在寨子坡上小山坡飞快疾驰,比马还快,官兵平时吃喝玩乐,很少训练,不善于行走坡路,因此,义军很快把官兵甩得老后老后远。(未完待续) 展开全部内容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