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章 正七品陵阳城隍!
时光悠悠!
转眼间三载时光过去。
时间不知不觉间,王轩派出化身进入聊斋世界三年了。
这三年时间里,他不时的降下神迹,用神术给信徒赐福,甚至偶尔用慑魂术洗脑,使得陵阳城隍的信仰增加了一大截。
而如今陵阳城隍之位无主,王轩这个城隍之下的判官,已然窃取了城隍信仰,一步一步完善自己的神职。
哪怕没有外力介入,最多只需要十几年时间,他的判官神职就会自动进化为城隍神职,这是天地法则的自动衍化!
就像是观音菩萨,最开始传播的时候是男子形象,后来信徒们认为他是女的,观音的形象也就自动变成了女子形象。
王轩也是如此,虽然他还只是判官,可信徒们认为他是城隍,信仰之力潜移默化之下,时间久了他自然也就变成了城隍。
十几年时间太久了,王轩等不起,还好他也不需要等那么长时间。
当初他忽悠朱尔旦去落草为寇,三年时间过去之后,已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。
别看朱尔旦只是个文弱书生,当他落草为寇,成为一个小山寨的头领之后,他那纯青色的本命气运终于爆发了。
正所谓运来天地皆同力,朱尔旦落草为寇的第一年,就接收了好几波难民,火并的两个小山寨,麾下聚众三千,成为了一方巨匪。
这么大的动静,自然引来了大乾朝廷的注意,朱尔旦在第二年的时候打退了官兵围剿,顺势攻占了一个县城,在杀官造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直到今日,朱尔旦已经占领了七府四十八县,拥兵二十万,僭越称王,自立为梁王。
陵阳县就是大梁境内的一个县城,当初朱尔旦答应的条件,如今也到了他兑现的时候了。
城隍庙内,朱尔旦冷冷的看着上方神像,经过三年时间的历练,他不再是当初那个文弱书生,已然成长为了一方枭雄!
枭雄者,面厚而心黑,朱尔旦如今有龙气护体,并不惧怕王轩这个城隍,也想过要翻脸不认账。
当初王轩派给他作为起家班底的十几个蒙面大汉,绝大部分都被朱尔旦安排了,尸体都早已经凉透了。唯有二人活了下来,成为千人将,也被朱尔旦派往了前线边境之处,远离中枢,威胁不到朱尔旦的安全。
然而王轩这三年也不是闲着的,不知道有多少信徒混入进了大梁高层,一旦发难的话,绝对可以让大梁伤筋动骨。
朱尔旦真是因为察觉到了这股暗流,所以才不敢轻举妄动,老老实实履行当初的承诺。
大梁基本上已经扩张到了极限,勉强能守住现在的地盘,如果内部出现大变,肯定会被大乾趁机剿灭掉,他朱尔旦自然会死无葬身之地!
“臣梁王朱尔旦祷告上天……晋封陵阳判官王轩为陵阳城隍……圣灵不昧,其鉴纳焉!尚飨。”
随着朱尔旦亲自念送完祭文,大梁国运之中分出一股青气,降落到到神像上方,被王轩所吸收。
这股国运就仿佛是一个催化剂,让王轩识海之中的神道符篆快速衍化,变得越来越玄妙复杂了。
等到他完全吸收了那些国运,已经实现了神职上的晋升,成为正七品城隍,实力堪比炼神还虚中期境界,度过了五重雷劫的散仙!
神道可谓是一步登天,要知道王轩的本体现在也才炼神还虚后期修为,哪怕是仙武同修,实力也只是堪比炼神还虚圆满境界。
再过个几年,没准他这第二元神的实力就要超过本体了!
当然了,神道也有不少缺点,首先他只有在陵阳县才能发挥出全部实力,一旦离开自己的辖区,他的实力要暴跌一个大境界,最多只剩下炼气化神中期的修为。
其次,他的实力来自于信仰,也要背负无数因果,如果不是他有系统开挂,可以最大程度的炼化香火信仰之力,斩灭绝大部分因果,他绝对不会选择走神道之路。
朱尔旦册封完神位之后,毫不犹豫的转身就走,没有丝毫停留。虽然他和王轩之间没有交流,但两人都很清楚,从今以后他们谁都不欠谁了,大家好聚好散。
王轩也别再指望着逼迫朱尔旦给他晋升神职,封神需要消耗国运的,正七品县城隍在往上面晋升,就是从六品府城隍、正六品州城隍,需要消耗的国运太多了,足以让大梁伤筋动骨。
大梁还在和大乾僵持着,因为人口和领土方面有着极大的劣势,大梁已经落入下风,关键时刻没有那么多国运用来消耗。
如果王轩不知道见好就收,没准迫急了朱尔旦,直接一拍两散!
一方诸侯王可以册封神灵,也可以把神灵打入邪神之列,断其祭祀,缓缓消磨其信仰。龙气冲击之下,王轩这道化身就废掉了。
等到朱尔旦走远了,王轩从城隍神域之中走了出来,旁边还跟着辛十四娘。
“想不到当初那个一无是处的穷书生,短短三年就变成了一方诸侯,挥手之间就能册封神灵,变化之大,真让人啧舌。”辛十四娘唏嘘不已。
王轩双眼绽放神芒,遥望朱尔旦的气运,直到流下两行血泪才收回目光,淡淡的说道:“朱尔旦的好日子没有几天了。”
没错,朱尔旦是聊斋世界的主角之一,可是《聊斋》一书的篇幅很长,每一篇都是一个小故事,都有一个主角,朱尔旦只不过是众多主角中间的一个,天道赐予他的本命气运有限。
而且他之前被陆判算计了一年多,消磨了部分气运,剩下的气运支撑他成为一路反正,已经达到了极限。
盛极而衰,朱尔旦注定是为王前驱的命,不是聊斋世界的真龙。
“接下来也该关注下一个主角了,根据信徒们最近打听到的消息,东郡有一个驯蛇人名声大噪。他以前驯有两只蛇,取名为大青、二青。”
“大青死得早,二青逃走之后又带着一条小青蛇返回,驯蛇人将其取名为小青。”
“这些消息都和《聊斋志异》上面记载的某个小故事一模一样,值得我跑一趟。” 展开全部内容
转眼间三载时光过去。
时间不知不觉间,王轩派出化身进入聊斋世界三年了。
这三年时间里,他不时的降下神迹,用神术给信徒赐福,甚至偶尔用慑魂术洗脑,使得陵阳城隍的信仰增加了一大截。
而如今陵阳城隍之位无主,王轩这个城隍之下的判官,已然窃取了城隍信仰,一步一步完善自己的神职。
哪怕没有外力介入,最多只需要十几年时间,他的判官神职就会自动进化为城隍神职,这是天地法则的自动衍化!
就像是观音菩萨,最开始传播的时候是男子形象,后来信徒们认为他是女的,观音的形象也就自动变成了女子形象。
王轩也是如此,虽然他还只是判官,可信徒们认为他是城隍,信仰之力潜移默化之下,时间久了他自然也就变成了城隍。
十几年时间太久了,王轩等不起,还好他也不需要等那么长时间。
当初他忽悠朱尔旦去落草为寇,三年时间过去之后,已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。
别看朱尔旦只是个文弱书生,当他落草为寇,成为一个小山寨的头领之后,他那纯青色的本命气运终于爆发了。
正所谓运来天地皆同力,朱尔旦落草为寇的第一年,就接收了好几波难民,火并的两个小山寨,麾下聚众三千,成为了一方巨匪。
这么大的动静,自然引来了大乾朝廷的注意,朱尔旦在第二年的时候打退了官兵围剿,顺势攻占了一个县城,在杀官造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直到今日,朱尔旦已经占领了七府四十八县,拥兵二十万,僭越称王,自立为梁王。
陵阳县就是大梁境内的一个县城,当初朱尔旦答应的条件,如今也到了他兑现的时候了。
城隍庙内,朱尔旦冷冷的看着上方神像,经过三年时间的历练,他不再是当初那个文弱书生,已然成长为了一方枭雄!
枭雄者,面厚而心黑,朱尔旦如今有龙气护体,并不惧怕王轩这个城隍,也想过要翻脸不认账。
当初王轩派给他作为起家班底的十几个蒙面大汉,绝大部分都被朱尔旦安排了,尸体都早已经凉透了。唯有二人活了下来,成为千人将,也被朱尔旦派往了前线边境之处,远离中枢,威胁不到朱尔旦的安全。
然而王轩这三年也不是闲着的,不知道有多少信徒混入进了大梁高层,一旦发难的话,绝对可以让大梁伤筋动骨。
朱尔旦真是因为察觉到了这股暗流,所以才不敢轻举妄动,老老实实履行当初的承诺。
大梁基本上已经扩张到了极限,勉强能守住现在的地盘,如果内部出现大变,肯定会被大乾趁机剿灭掉,他朱尔旦自然会死无葬身之地!
“臣梁王朱尔旦祷告上天……晋封陵阳判官王轩为陵阳城隍……圣灵不昧,其鉴纳焉!尚飨。”
随着朱尔旦亲自念送完祭文,大梁国运之中分出一股青气,降落到到神像上方,被王轩所吸收。
这股国运就仿佛是一个催化剂,让王轩识海之中的神道符篆快速衍化,变得越来越玄妙复杂了。
等到他完全吸收了那些国运,已经实现了神职上的晋升,成为正七品城隍,实力堪比炼神还虚中期境界,度过了五重雷劫的散仙!
神道可谓是一步登天,要知道王轩的本体现在也才炼神还虚后期修为,哪怕是仙武同修,实力也只是堪比炼神还虚圆满境界。
再过个几年,没准他这第二元神的实力就要超过本体了!
当然了,神道也有不少缺点,首先他只有在陵阳县才能发挥出全部实力,一旦离开自己的辖区,他的实力要暴跌一个大境界,最多只剩下炼气化神中期的修为。
其次,他的实力来自于信仰,也要背负无数因果,如果不是他有系统开挂,可以最大程度的炼化香火信仰之力,斩灭绝大部分因果,他绝对不会选择走神道之路。
朱尔旦册封完神位之后,毫不犹豫的转身就走,没有丝毫停留。虽然他和王轩之间没有交流,但两人都很清楚,从今以后他们谁都不欠谁了,大家好聚好散。
王轩也别再指望着逼迫朱尔旦给他晋升神职,封神需要消耗国运的,正七品县城隍在往上面晋升,就是从六品府城隍、正六品州城隍,需要消耗的国运太多了,足以让大梁伤筋动骨。
大梁还在和大乾僵持着,因为人口和领土方面有着极大的劣势,大梁已经落入下风,关键时刻没有那么多国运用来消耗。
如果王轩不知道见好就收,没准迫急了朱尔旦,直接一拍两散!
一方诸侯王可以册封神灵,也可以把神灵打入邪神之列,断其祭祀,缓缓消磨其信仰。龙气冲击之下,王轩这道化身就废掉了。
等到朱尔旦走远了,王轩从城隍神域之中走了出来,旁边还跟着辛十四娘。
“想不到当初那个一无是处的穷书生,短短三年就变成了一方诸侯,挥手之间就能册封神灵,变化之大,真让人啧舌。”辛十四娘唏嘘不已。
王轩双眼绽放神芒,遥望朱尔旦的气运,直到流下两行血泪才收回目光,淡淡的说道:“朱尔旦的好日子没有几天了。”
没错,朱尔旦是聊斋世界的主角之一,可是《聊斋》一书的篇幅很长,每一篇都是一个小故事,都有一个主角,朱尔旦只不过是众多主角中间的一个,天道赐予他的本命气运有限。
而且他之前被陆判算计了一年多,消磨了部分气运,剩下的气运支撑他成为一路反正,已经达到了极限。
盛极而衰,朱尔旦注定是为王前驱的命,不是聊斋世界的真龙。
“接下来也该关注下一个主角了,根据信徒们最近打听到的消息,东郡有一个驯蛇人名声大噪。他以前驯有两只蛇,取名为大青、二青。”
“大青死得早,二青逃走之后又带着一条小青蛇返回,驯蛇人将其取名为小青。”
“这些消息都和《聊斋志异》上面记载的某个小故事一模一样,值得我跑一趟。” 展开全部内容